台北萬華的捷運龍山寺站周邊,除了香火鼎盛的龍山寺,周遭還有三水市場、華西街夜市及剝皮寮等,充滿古早味的萬華龍山寺總是不會讓人失望,這次來龍山寺,吃的是創立於 1921 年的兩喜號。
Continue Reading...
幸發亭蜜豆冰本舖是創立於民國 27 年的老字號冰店,曾進駐在台中第一市場(東協廣場前身),後來卻遇上第一市場失火,之後從「辛發亭」改名為「幸發亭」,中間遷了好幾次店址,近年來才又回到中區這間老樓房改建的旗艦店,除了年輕人喜歡來吃這些年新研發出來的各式冰品,也有許多懷念古早味蜜豆冰的老客人,一有機會就會回到充滿懷舊氛圍的幸發亭吃冰。
Continue Reading...
曾有「小京都」之稱的台中古城區,一百多年後榮景不復當年,經過這幾年的「中區再生」台中舊市區的再生復興,中區終於出現越來越多吸引遊客趨之若鶩的熱門旅遊景點,如宮原眼科、第四信用合作社、綠川,現在連台中火車站也美成了一道風景。這次的台中中區漫遊,走訪了 8 間中區的特色店,不單只有經過歷史淬鍊的老店,也有台中中區另一大特色 - 國際化,台中中區不只有台中人記憶中的老滋味,還有許許多多的道地南洋小吃美食值得一試!
Continue Reading...
小王煮瓜是一間藏捷運龍山寺站附近,華西街夜市內的 40 多年老店,一碗香甜清湯瓜仔肉,配香菇魯肉飯或香菇控肉飯,是艋舺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滋味,小王煮瓜也連續成為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小吃美食。
Continue Reading...
台北萬華的捷運龍山寺站周邊,除了香火鼎盛的龍山寺,周遭還有服飾商圈、三水市場、華西街夜市及剝皮寮等,吃喝玩樂應有盡有,也是我平常很喜歡來走走散步,逛逛街、吃吃古早味傳統小吃等,充滿老字號商家的萬華龍山寺這邊總是不會讓人失望。 而這次來到捷運龍山寺站這邊,走了幾間改造過的老店,有艋舺服飾商圈的「鳳衣美」,廣州街的百年老店魷魚羹「兩喜號」,及藏身在華西街夜市中,並於 2019 年獲得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薦的「小王煮瓜」。
Continue Reading...
這天到汐止 ,除了逛逛秀豐市場,更決定要找到傳說中神秘美食路邊攤!位於汐止汐萬路的這間無名烤香腸攤,據說已經 40 多年,是許多汐止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每天只營業 4 小時,一條香腸只要 10 元,因為沒有店名,因此被許多人稱作「10元香腸伯」。
Continue Reading...
萬華龍山市附近滿是古早味小吃店,其中這間「武林萌主 福州元祖胡椒餅」對爸爸而言更是充滿回憶的一間店,「福州元祖胡椒餅」原本在萬華戲院旁,現在則位在龍山寺正對面,艋舺公園旁的小巷子裡,這巷子窄得一般經過不會多看幾眼,裏頭的這間的生意「福州元祖胡椒餅」仍然很好,時常見到排隊。
Continue Reading...
新竹關西鎮上,這間經營近百年歷史的製麵老店「振興關西扁麵」,除了販售自家製的關西扁麵外,還開了間特別的麵店,不只供應自製麵條的麵,還有中西合併的特色熱壓吐司,鹹的、甜的口味都有,價格相當實惠,銅板價就能吃飽。
Continue Reading...
1月 8 日參加台北老店再生的大稻埕「老店正潮」踩線團活動,參訪了位於觀光客來台北旅遊必去的朝聖景點之一 - 迪化街的「五色本物」,五色本物原名「百崧食品行」,是已經經營 50 多年的傳統老店, 提供各種雜糧食品、南北雜貨及山海產批發零售 。 原本申請的「百崧」和「永利」商號和商鋪本質比較沒觀感關聯性,因此傳統產業藉由老店再造計畫的品牌輔導,將店內繽紛的雜糧和老闆娘的「五色養生」理念結合,品牌設計以「原色雜糧&海味老舖」的定位出發,連結日文「本物」真實的意涵,重新命名為「五色本物」來象徵源於自然、擁有真實本色的真材食物。 亮眼的新招牌上,也放了五色本物由「五色養生」而延伸出來的全新 Slogan「五色養生,物有所本」。 「五色」講的是天然非加工過的各式雜糧顏色,後句「物有所本」指的則是食物的溯源。 ➘ 改造前的店鋪空間 改造前的永利百崧看起來和整個迪化街上的其他南北貨商店差不多,較難凸顯特...
Continue Reading...
山西大同仿古步行街旁的這間 鳳臨閣,據說是已有 500 年歷史的老店,始於明朝正德年間,是大同市區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當年正德帝微服私訪大同,鍾情鳳臨閣老闆娘鳳姐,這故事就是著名的「游龍戲鳳」! 除了這戲曲、電視劇等都時常被重新演繹的愛情故事,鳳臨閣 也因為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時,曾在 鳳臨閣 對廚師把燒麥製作成多種花狀的「百花燒賣」大加讚賞,因此 鳳臨閣 的燒麥也是必吃的特色菜之一。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