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福會 Yongfoo Elite》位於上海永福路,房子是上世紀初建造的歐式風格建築,上世紀 50 年代是名醫鄺安坤的官邸,1980 年後的 21 年間是英國領事館,2001 年被現在的老闆看中,精打細鑿成現在的私人會所。
這幢洋樓隱在上海冷清的永福路上,一道小小的門後卻是又一個天地~
《雍福會》重新打造了一個過去上海,呈現的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當東方遇到西方」、「中西合璧、古典時尚、天人合一」,一草一木均滲透著古今、東西各異的文化氣質彼此結合。
《雍福會》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經雍福會主人汪興政先生三年多的精心策劃和建造,儼然是一間近乎博物館的餐廳,其中陳列的大小近千件藝術精品及古董,均出自汪先生十數年的個人私藏,投入將近三千多萬!
庭院內的中心區域六藝堂是會員私人宴請活動的舞台,這裡完整遷移自江南的清初江南木造大宅院的廳堂,正中央有塊「六藝堂」匾,為明代書法家揚逸所寫。
《雍福會》主樓建於 30 年代,是西班牙風格建築,以西式服務供應傳統上海本幫菜,讓賓客重拾十里洋場的富豪生活。
除了開放給用餐民眾的區域外,也有只對會員提供的頂級雪茄吧菜香書屋,主要以英式下午茶與晚間私人聚會為主,加入會員的會費高達上萬人民幣,這種令人咋舌的高額仍因其會員禮遇及權限而讓許多中國富豪們趨之若鶩。
進了餐廳才知道,原來這間餐廳除了已申請過的媒體,一般人士是不被允許使用相機拍攝的。
手機並不在限制中,如果想將建築內裝潢畫面攝走,可以使用手機盡情拍照~
至於餐點的部分,服務人員表示說不建議使用,但也沒有硬性規定,依貴賓個人的道德感便是…
言下之意就是「管不著,但還是別拍吧!」,是吧?
餐廳在米其林評鑑中獲得了二星推薦,老實說我不大能理解。
先將口味這種主觀的因素擺一邊,米其林照理說也看服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及服務水平。
然而我們從警衛處告知有訂位用餐後,外邊的工作人員並未以無線電通知餐廳內部,推開門之後還稍微站了一會兒,才決定向前走到吧檯,告訴正在聊天的工作人員說我們有訂位用餐。
接著才被請到二樓,由二樓的服務人員接手服務。
在這應門的部分就已經不太理想了,後面也還有好幾回令人摸不著頭緒,想不透究竟為何能通過評鑑呢?
用餐過程中,服務人員除了上菜、收盤,幾乎不會出現在用餐區。
雖然的確不能站在一旁,讓用餐者因注視而有壓力,也不該是想找人的時候還想著究竟要不要走去櫃台找人的程度…
在國外的米其林餐廳用餐時,服務人員們看起來似乎都在做些其他事情,其實都有留心在餐桌。
只要將眼神投注到服務人員身上,人員馬上就會發覺,停下手中的工作轉來服務。
這天用餐,不但我們偶爾找不到服務人員,還能聽見服務人員們聊天嬉鬧的聲,以及整理餐具的碰撞聲響。
真讓人不禁猜想,難道因為是在中國,所以對服務的標準也有不同嗎?
算了,還是將重點轉回餐點上吧!
《雍福會》的套餐有好幾種不同價位的,也可以單點,價位肯定會貴些。
我們選擇的是最經濟划算的優惠方式,在 TRAVELZOO 上發現了近乎半價的雙人套餐,若沒事先購買並預約訂位,就不能夠使用囉!
這天聽見有一桌點菜時,其中一人發現這個優惠,詢問服務人員是否能現場購買使用,被否定之後,兩人還是點了雙人套餐,最後的結帳金額總共是一千四百多人民幣…!?
我們的這雙人套餐看起來份量及內容和他們是差不多的,價位卻是人民幣 688 元!
菜單 MENU
秘製熟醉蟹 & XO 醬拌黑雞扒菌配香芝半紫菊
據說《雍福會》的醬汁都是不外傳的私家秘方,所以口味相當特殊。
螃蟹的酒味很重,帶出了鮮甜,口感有點神祕,有種半熟感。
芝麻葉沙拉和茄子就比較沒什麼特殊,品質不錯便是。
招牌油爆蝦
這種小蝦據說是江浙地區的特產,這作法不用剝殼,醬汁香甜夠味。
清炒手剝河蝦仁
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來到江浙地區一定要嚐嚐的當地特色菜。
本幫蔥燒海參
因為不吃海參而沒嘗試,母親說味道及口感都很好。
祁門紅茶煙燻銀鱈魚
味道很香,鱈魚排的口感也很細緻滑嫩。
普洱茶紅燒肉
也是口味偏甜的一道,將上海本幫菜的特色發揮了出來,卻又沒傳統的那般油、鹹,符合《雍福會》本身的特色。
味道挺好的,就是紅燒肉的肉對怕胖的女孩子而言,反而肥了些,不能否認是不錯的紅燒肉。
栗子燒雞骨醬
同樣偏甜,《雍福會》的醬汁味道確實都相當好,感覺很下飯,可惜並沒有搭配米飯。
金湯松茸鮮蘆筍
看似清澈,其實是味道香濃鮮甜的一碗雞湯。
蟹粉獅子頭
列在菜單中的前頭,卻在後面才送上的湯品。
湯裡有充分鮮肉和鮮蟹的鮮甜,獅子頭口感極為細緻,在台灣目前僅在淮揚菜餐廳「冶春」吃到過類似感覺的。
苔條菜飯糕配雞頭米薏仁羹
吃完飯後,便繼續在這幽靜的租借區散步,感受上一世紀的上海風華。
如果要問我「這間餐廳值不值得一試?」,我個人覺得若是使用這樣的優惠方案,688 RMB 便能在如此有歷史意義的建築中享用米其林二星頭銜的一餐,當然值得!
但是這間味道雖然不錯,卻沒讓我有米其林二星的用餐感受,如果以原價點餐,除非目的依舊是建築和頭銜,否則不是那麼有必要吧~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