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四川自由行。成都必訪《三星堆博物館》一窺古蜀文明

【旅遊】四川自由行。成都必訪《三星堆博物館》一窺古蜀文明

成都 重慶


三星堆博物館(Sanxingdui Museum)位於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廣漢市城西鴨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博物館於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開放。

 

三星堆古遺址分佈12平方公里,距今5000至2800年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三星堆古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以上簡介截自三星堆博物館官方網站介紹

三星堆博物館現有兩個展館,第一展館陳列金、銅、玉、石、陶等類文物,第二展館則為青銅專館,我們首先參觀的便是離入口較近的第一展館。

一進來就看見非常美的複製品,內外光線等差異有走進異世界的感覺,而一開始的這區域並沒有展示任何文物,而是滿牆的歷史資料,讓人先對三星堆及古蜀有些概念。

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可以根據其考古時的發現分為三星堆遺址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以按研究後文化類別分為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橋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對於認識三星堆與當地先秦時期青銅文化和新石器文化的關係有著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完善四川古文化發展譜系,確定巴蜀文明形成的基礎。

和先前介紹過的金沙遺跡博物館同屬古蜀文明,也曾經平行過一段時間,不過三星堆比較早期,但這博物館中最精彩的展示品為主要出土的上百件青銅精品,一如青銅立人像年代則在第四期,概括約在西元前1200—前1000年之間,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安陽殷墟遺址。

牆上的文字、圖表很多,比較讓我特別注意的是整個列表中,列出的遺址所在緯度。雖然世界上北緯30度已經是很神奇、很出名的數字,結果原來光是這地區就有這麼多不出名的遺址也都聚集在北緯30度!!!

也很了不起的居然看見了好幾個古蜀文明君王陵墓及城牆的照片,沒想到城牆至今仍屹立,更想不到幾千年來人們還能辨識出陵墓及各君王之名。

接著終於到了文物展示區,最一開始的區域都是陶器為主,和世界各地文明所遺留的器物一樣都充滿動物裝飾,尤其是對鳥類的崇拜顯而易見。

千年器物難完整保存,那些圖物的白色部分都是挖掘出土後,專家修復補上的。

這博物館畢竟比金沙博物館老許多,展示擺放不比金沙博物館講究,這樣多的炊器、陶高柄豆、陶盉及杯碗瓶子排排站雖然不大會一一細看,但這樣的視覺效果也挺震撼的。

而陶鳥頭勺把也有許多不同造型排排站,仔細一看也發現其中幾個並非鳥頭~

陶器之後是很大的一片玉器區,一樣也是僅拍部分展示品,為控制文章篇幅更是選擇性的貼過來。對過去祭祀的介紹總是過目就忘,有興趣的話相信網路上能夠找到資料,就稍稍描述一下,不轉貼落落長的文字佔篇幅啦~XDDD

世界各地古文明中多有發現玉石崇拜現象,而古時的玉石定義和現今不同,屬文化認知上的定義,先前在金沙一文中便有拋過《說文解字》中「玉,石之美」的內容印證。而玉除了身分地位上的象徵之外,更多的用途是在祭祀方面,成為祭祀的禮器。

上圖這便是玉管,下圖則是玉璋,《周禮》中便有記載:「“以玉作六器,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這璧、琮、圭、璋、琥、璜六種玉器就是考古中常見的幾樣祭祀物了。

而下圖這個也是玉璋,玉璋照片會比較多一方面是展覽品太多我挑特別順眼的拍,另一方面是真的出土的玉璋量大,許多地方也都有出土呢~!玉璋也分許多種,用途不盡然相同,看過資料寫主要分為祭祀、天子出巡、以及符節器三大類,詳細還是難斷定。

而展間也有些其他飾品,看著這串貌似項鍊的展覽品,相當佩服古人磨製、穿孔的心思,仔細看發現這每一小圓片的玉石都是個體,並非一管管的!

看著照片,此時心中不免想起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想來當時的生活條件應算不錯?

雖然不是在青銅器專館,這綜合展廳中還是有些青銅器的,而複雜的造型裝飾依舊令人驚艷,尤其以這些貌似鈴鐺的中空青銅器更為令人驚艷。

接著又看見了為數不多的金器,其實這些金器上的紋路在現場用肉眼並不容易察覺,就連貼近玻璃細看也難看出個所以然,反而善用相機調整數據可以拍出紋路0.0″a

下圖是金箔虎型飾,這些金箔器先前曾看到電視介紹考古現場的寶貴錄影,出土時許多都是折的像一球遭丟棄的紙團,能夠歷經數千年保存至今實在神奇。

被解讀為「魚鳧王杖」的金杖,被視為三星堆之主的信物,全長142公分,直徑2.3公分,黃金淨重約0.5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最長的金杖。這個金杖看起來皺巴巴,因為並非黃金打造的杖,而是金箔包覆木杖,但歷經數千年木頭早已腐化光了,只留下了這黃金外衣。金杖下端為兩個人頭像。

這麼重要的物件上頭當然也少不了紋飾,上部刻有相同的四組紋樣,上下左右對稱排列,圖案中的每一組紋樣,都由魚、鳥、箭組成。

這金杖有意義有數種可能性推測,包括為金杖是蜀王的權杖,以及金杖是古蜀神權政治領袖集王權、神權、財富壟斷權為一體的標誌,象徵古蜀王至高無上的權力。

牛型青銅器,樣式複雜可紋飾感覺並不細緻,應該是比較早期的成品吧~

三星堆博物館中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就是下面這種展物了,這是他們的「神樹」,距今大約3000年前製作,出土的數量有6株。博物館在這一展廳牆上放了世界各地的鳥神崇拜,這方面碰巧我藝術史課堂中就曾經選擇這主題過,不過當時是以玉鳥為主題中心。

至於為什麼這展廳會放各地鳥神崇拜的介紹?

仔細看會發現,這些青銅神樹頂上的造型充滿鳥的蹤影,而世界各地古文明留下的壁畫、雕刻等物也都充斥鳥神蹤影,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埃及的神祇了吧?

而世界各地對鳥的崇拜據推測起因應是飛翔、美麗羽毛等特性,也因此神鳥時常被作為與太陽相關的神聖像徵。

除了頂端的鳥還有其他造型,英國學者羅森在《古中國的秘密》一書寫到,三星堆的青銅樹使用了貴重青銅鑄造,也許是暗示了它所表現的是人世以外的一個非物質的世界。三星堆大銅樹以樹的軀幹、鳥、花和神樹之上供人們想像的太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通天的主題,這也讓我想起北歐神話中的世界樹。

   

上面連續幾張照片的神樹完整版便是左上角這株,而右邊則是出土的六株中保存最完整的1號青銅神樹,目前殘存高度尚有396公分,推估原本完整高達5公尺高!

1號青銅神樹分3層,樹枝上共棲息著9只神鳥,被視為「九日居下枝」的寫照,然而出土時已經斷裂的頂部依舊尚未復原。

傳說遠古本來有10個太陽,他們棲息在神樹扶桑上,每日一換。復原後的青銅神樹上殘留著9隻鳥,最頂端卻沒有神鳥,推測還有像徵「一日居上枝」的一隻,另有數件立在花蕾上的銅鳥、人面鳥身像等同時出土,很可能其中一件便是那神樹上枝的銅鳥。

上圖是人首鳥身像,下則是花果與立鳥~

接著就走出了這一間展覽館,漫步到青銅器專館,這間青銅器專館外部建築設計看起來我個人感覺比較像天文館之類的地方,不大像蒐藏、展示古物的……

一進館就會看見好幾個巨大的青銅面具~

整個展間有數十個大小不一的人像、及獸面青銅面具,其中最大的一件高65公分、寬138公分,最特別的是圓柱形眼珠突出眼眶達16.5公分。

這兩個都是獸紋面具,雙耳作勾雲狀,頭頂有劍鋒狀飾物,而這些面具四角有小孔,判斷應為作懸掛組裝用。

古蜀人為什麼眼睛瞳孔部分為什麼要作圓柱狀呢?

《華陽國志》記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其墓葬稱為「縱目人塚」,據研究,所謂「 縱目 」就是指這種眼睛上凸起的圓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銅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蠶叢的神像。

據記載,蜀王蠶叢原來居住於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直到近代,此地仍是嚴重缺碘、是甲亢病流行的地區,甲亢病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蠶叢很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後人在塑造蠶叢神像時,抓住特點並進一步神化成縱目,也被視為千里眼造型。

除了千里眼尚有被視為「順風耳」的誇張耳朵造型

再繼續走到了一間空蕩的展區,眼前有一整排展示櫃都放了同人頭像,雖然彼此之間樣貌大同小異,甚至和前面的面具也很相像,每個的長相卻都不同,眼睛也不同。

   

北大考古文博院副院長孫華先生,曾經根據三星堆不同類銅像間眼睛的差別來區分身份,將它們分為三種類型。眼睛的瞳孔如柱形突出於眼球之外的這一類是神而不是人,眼睛中間有一道橫向棱線,沒有表現瞳孔的,應該不是普通身分的人,眼睛中或有眼珠或用黑墨繪出眼珠的才是普通而真實的人的形象。

   

三星堆的金面罩是直接附著在青銅人頭像上面的,孫華先生也曾提出,說三星堆的金面罩恐怕不是面罩,而是古蜀人為青銅頭像裝點的黃金的皮膚。就跟那些最大的銅像用銅作為整個人的臉面一樣,用黃金來表現除了眼睛、眉毛以外的皮膚這些部分,可能是要說明這個銅人頭像具有不同於其他人頭像的特殊身份。

   

   

緊接著,在這博物館中看展示位置應該並沒有被視為特別突出的展物,卻是非常知名的一件青銅器「大立人像」。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立人像,身高1.7公尺左右,連座通高2.62公尺,重180公斤,被稱為「世界銅像之王」。鑄造歷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如此龐大的青銅巨人,迄今在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尚屬首例,因此也被譽為「東方巨人」。

   

雖然有些學者認為這應是太陽神的銅像,卻也有人認為是蜀王或宗教領袖、執行祭祀的巫師,我個人比較偏向於巫師這一說法。

曾經在我自己的青銅器相關藏書中讀到一段,介紹區分青銅器人與神的造型差異,其中一個很大的區別點就在於是否赤腳。而此銅人的手上造型或許是拿著象牙或其他有彎度的法器,又或者是空著雙手在作法比畫?

   

此一銅人像的服裝紋飾更是吸引我,多年前曾在書上看見介紹上面的圖騰,台灣故宮博物院中便有位已逝世的青銅器專家稱其為「赤足龍袍神巫」。除了龍紋整件袍子的紋飾也都非常精細華美,由於此展物擺放位置的光線特暗並不好拍照。(需要我可以翻拍書上的圖)

上圖這是相當具有中原色彩的商代龍虎尊,三龍頭由器肩伸出,龍角為高柱狀構型,龍眼渾圓。主紋均為高浮雕的虎與人。虎頸下一人頭對虎口、曲臂上舉、兩腿分開下蹲,可能是表示人對虎的崇拜,並由此獲得虎的力量體現人與大自然的結合。

上面這個就我來看應該是羊,青銅器也有許多羊造型的結合,在中國中古美術中大羊角是吉祥符號,同時也是喜歡羊的堅毅性格。(據說和羊族的羌族有相當大的關連性)

   

這件我記得先前貌似來過台灣展出,詳細是什麼我不大清楚,不過也是覺得很美~

下圖這個我就很認得是巴蛇,此蛇採段鑄造法製成,鑄件之間有鉚孔嵌連接成形。蛇體形碩大,身上飾菱形紋和鱗甲,頭頂和背部有鏤空的刀狀羽翅,可能是表意其飛行功能。

閉嘴龍在中原主要是商代出現的,因此三星堆大量閉嘴巴蛇青銅器被學者們視為中原文化進入,文化間交流的證據之一。

   

下圖的羊角龍張嘴也是相當出名的一件,羊角龍為中原常見的吉祥符號,這之光滑的背部、足以及山羊鬍都是中原沒有的,也是文化交流、融合過的成品了。

   

出了青銅器館,慢慢走向博物館園區出口,發現一旁有個按原比例仿見的三星堆祭祀壇。確實知道古蜀也有類似馬雅金字塔的祭壇,然而是否各銅器擺放真是如此?不得而知。

這間博物館距離成都市區有一段距離,若非對此感興趣,恐怕不會有耐心搭車前來,然而路途中間會先經過熊貓保育園區,順道入園參觀也是不錯的。

文章僅用部分照片,有興趣可至個人三星堆博物館參觀相本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美食購物必訪《寬窄巷子》品味千年少城慢活舊影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錦里古街》西蜀第一街逛街購物小吃美食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必訪景點《樂山大佛》世界最大歷史佛像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東方佛都》樂山大佛前的佛像暖場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青城山》中國道教發源、金庸筆下武俠門派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街子古鎮》地震重創重建的古鎮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團團圓圓的故鄉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附近《黃龍溪古鎮》千年水鄉推薦
【旅遊景點】四川自由行。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城市中的古蜀文明遺址
【在地美食】四川自由行。成都必吃《洞子口張老二涼粉》文殊院前 當地特色小吃推薦

你也許會喜歡

無留言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