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賽博物館(又稱:奧塞美術館 Musée d’Orsay)是法國巴黎的近代藝術博物館,主要收藏從1848年到1914年間的繪畫、雕塑、傢具和攝影作品。
博物館位於塞納河左岸,和羅浮宮斜對。奧塞美術館建於1804年,當時是最高法院,因一場大火付之一炬,1900年因「世界博覽會」之需蓋成了火車站,是從巴黎到奧爾良鐵路的終點。1939年進入巴黎的鐵路取消,車站關閉。1978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歷史建築,1986年改建成為博物館,將原來存放在其他博物館內的相關藏品集中展出。奧賽建築結構相當新穎,是以鐵和玻璃蓋成,融合了文藝複興和古典風格的學院式石拱門,是十九世紀法國藝術的象征,大廳至今還保留著原來的車站大鐘。
我們選了在星期日來到奧賽美術館,因為星期日有許多博物館、美術館會有免門票入場的優惠,且只要遇上星期日這個休息日,許多的商店也會休息,因此星期日逛博物館、美術館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排隊入場後,就能看見依舊非常火車站風格的內部~
入場這區都是雕塑品為主,這一區的工作人員也是最多的,管秩序非常認真,很有糾察隊的感覺。
精美的鐘!
奧塞美術館的收藏以印象派繪畫爲主,其藏品部分來自羅浮宮、龐畢度、盧森堡博物館等,除繪畫作品以外,還有家具、雕刻及平面藝術等。奧塞美術館現在擁有的油 畫作品約2300幅、雕塑1500件、250幅粉畫、1100件手工藝品、1.5萬件圖版、建築模型、都市發展規劃草圖、書籍和圖案設計等各類藝術精品和 資料,成爲法國僅次與羅浮宮和龐畢度文化藝術中心的第三大藝術美術館。
(註:印象主義畫派是19世紀重要的藝術流派之一,興起於19世紀60~70年代,19世紀後30年中成為法國藝術的主流,並影響到整個歐美畫壇。印象派畫家拋棄了傳統的色彩觀念,去捕捉在物體上造成的色彩變化所產生的個人視覺感受, 因此畫出的色彩也就非常鮮明、豐富而富於個性。印象派畫家完全把精力放在捕捉視覺印象和追求光色變化上,他們往往忽視對象的形和輪廓,把對象畫得相當鬆散 和自由。為了保持作品的生動感和真實感,印象派畫家大都把習作作為創作,主張在外光中一次完成作品,回到畫室不再修改。在一次印象主義畫家聯合展覽會上,有一位藝評家由莫内的作品《印象日出》爲主題發表文章,印象派畫家從此以定名「印象」。)
精美的手工藝品!
這一幅畫應該大家都認得吧?米勒的《拾穗》!!
米勒是法國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朱里亞.卡萊德在他撰寫的《米勒藝術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劃出當時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羅曼羅蘭曾撰寫一本《米勒傳》(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 叢書之一,1902 年在倫敦出版。),他把米勒也列為英雄之一,因為他認為米勒具有忍耐、愛、勇氣與信念,從事藝術,深具不屈不撓的英雄精神。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並非是缺乏創作熱情和精力,而是他重於思考。每作一畫經常重複思考,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
《拾穗(Des glaneuses)》是法國巴比松派畫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繪於1857年。「拾 穗」一詞淵源於舊約聖經,指農民需讓貧苦人撿拾收割後遺留穗粒以求溫飽,而該畫除了描繪3名農婦在金黃色麥田撿拾麥穗情景外,其金黃陽光、彎腰等細節,另 外呈現「英雄史詩般的崇高意境」。 畫面上三位年紀不同的女性,表現出勞動家庭的命運,且畫面遠處可看到農地監督者坐於馬背上觀看,反映出當時資本主義產生的貧富差距。畫面因遠方地平線處的 教堂而流露出一股近似宗教情操的崇高性。
本圖是他在尚找不到藝術方向的苦鬥時代之代表作,他在《拾穗》中初次使用寫實主義的手法,其簡潔紮實的素描功力,及風景處理上對於不必要部份的省略之點特別引人注目。馬車、馬、房子、樹木、雜草等的背景及其間所見的小人影乃是此一廣大的勞動場面所不可或缺的成份。
拍攝的畫不多,因為…本來奧賽美術館是可以拍照的,結果現在改成禁止拍攝了,遊客們都想要拍照,因此與館內的眾工作人員們展開諜對諜般的行為,大家都是有機會就趕緊拍,沒機會就只好等待或作罷
這幅的作者及繪畫名稱我忘了,不過記得這幅的主角是中間那頭牛,被鞭打驅趕的這頭牛,呈現疲憊、口渴等態,也暗喻了勞動階級的辛勞與辛酸。
展區模樣~
中午時間為了不想重新排隊進場,參觀民眾只好在館內幾間餐廳中挑一個自己比較中意的,排隊等候入場,「人潮多」絕對是星期日最大的缺點。
因為樓下輕食咖啡吧隊伍排太長,只好到價位較高的餐廳用餐
還好我們來得早,入座後沒幾分鐘外頭也開始排隊了…
新鮮葡萄柚汁滿純的
這份口味相當亞洲感的炒義大利麵吃起來滿合我胃口的,至少不會不習慣,有種親切感XDDDD
吃完飯就又繼續參觀~
這作品讓我覺得相當有趣,奧賽美術館存放了許多著名雕塑品的實體「草稿」,但能幾件作品這樣放在一起比對的倒也沒幾個。
保 羅·高更(Paul Gauguin),生於法國巴黎,大部份藝術史家將他歸於後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趨向於「原始」的風格,強調尋找來自原始的生命力。其用色和線條都較為粗 獷,且摒棄理性的色彩分析論,轉而以更主觀的角度,由內心去詮釋而使用主觀色彩。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滿具象徵性的物與人,且脫離眾人對固有色彩的認知,搭 配簡單大膽的平面化構圖,風格強烈且富有裝飾性,晚年遷至大溪地,創作許多著名作品,如《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現代藝術史中,高更 往往被拿來與梵谷並論,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
上面那又藍又粗曠的正是高更的作品《美女Angele》(La belle Angele)…
《快樂的人》(Arearea) 畫名是大溪地原住民的口語,也就是快樂的人之意。田園曲的風光中兩位休閒自在的婦女坐在大樹下,一位觀看著觀眾,一位吹著短笛,前方一隻狗,後方背景三位婦女鼎拜著大石神像,引現原始自然的美感及單純快活生活的一種幸福及愉悅。
《黃色乾草堆》(Yellow Haystacks)及《舒芬內克家庭》(The Schuffenecker Family)
接下來的幾張應該就大家更會認得,先放一張自畫像~
這位就是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著名的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谷曾經歷了短暫的教職生涯,並成為 傳教士,向貧困的採礦工人傳教,到大約27歲時,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
梵谷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 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谷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期間梵谷 深陷於精神疾病中,最後在37歲那年自殺。梵谷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奧,其從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谷經濟資助。
梵谷的作品展現了一種瘋狂的生命力,從向貧苦傳教、扛起老妓女Siam一家生計明顯看得出,梵谷一直都想要幫助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然而,命運卻如此諷刺的讓他也成為需要被幫助的人。卻也因為他的發病、他的顛狂,使他能夠看見「一般人」看不見的世界,以不同的視野看世界,感受生命的本質、世界的純粹,進而畫出渲染著瘋狂生命力的作品,這是我媽媽很喜歡梵谷畫作的原因,或許也是後世如此多人能夠被深深感動的原因吧?
中間的是《貝母花》(Fritillaries in a Copper Vase),右邊則是《日本花瓶中的玫瑰花》(Japanese Vase with Roses and Anemones)~
《寇迪威爾的茅屋》(Thatched Cottages at Cordeville)
《隆河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藍色調的夜跟黃色調的燈火、星光映在隆河產生的波折,綠與藍綠、綠藍更呈現出調和之美。至於整幅畫作裡的主調藍色也有變化,以單一色調畫出層次轉變的漸層,使畫面較具活潑性。
梵谷在隆河畫了許多作品,當時他的精神是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他的不安及焦慮明顯的在畫面上流露。
以短短的筆觸,排成螺旋狀來表現繪畫的主題。梵谷把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畫得像在燃燒一樣的燦爛,因為那些短筆觸的排列,加上藍色和橘黃色這兩個對比色,整個畫面像在晃動般充滿動態感。
我喜歡這隻狗
看完繪畫區,離開前走到二樓走廊,也欣賞了一些雕塑品~
原來除了附近的羅丹美術館,奧賽美術館裡也存放了羅單的作品!!不過雖然是相同題材、造型,使用的雕塑素材卻是不同的。
這是先前提到過的《烏戈林及其孩子們》,與其他許多羅丹作品一樣取材自「神曲」,是從地獄之門中獨立出來的作品,刻劃的是被囚禁的烏戈林因飢餓而瘋狂,獸性爆發、絕望食子前,人性尊嚴將盡的瞬間。
另外這個就是《地獄門》啦!因為在羅丹美術館已經介紹過了,就不再重複囉~
開放時間:五~三9:30~18:00、星期四9:30~21:45 (週一休館)
無留言